打造工匠文化紅色教育基地 沈陽勞模園將全新亮相
外形為開啟“新征程之艦”的勞模群雕墻!¤F西區委宣傳部 供圖
中新網沈陽6月28日電 (趙桂華)勞模群雕、勞模大道、職工驛站、勞模文化長廊、工匠山、振興湖、五一廣場……全國首個勞模園—沈陽勞模園,歷經升級改造,將在7月1日以全新面貌,迎接廣大民眾。
6月28日,記者由沈陽市鐵西區勞動公園開園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當地政府為更加突出勞動公園主題,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將“勞模園”元素與“勞動公園”元素進行深層次整合,在保留原5個勞模雕塑的基礎上,新增了文前提到的亮點景觀,打造集教育、示范、旅游于一體的傳承沈陽工人文化、勞模文化、工匠文化的紅色教育基地。
沈陽市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我國重工業發展的搖籃,擁有共和國驕子的美譽。而鐵西區是中國大工業的田園,是衍生勞模的百花園。新中國成立以來,鐵西區工人階級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數百個中國第一,也培育了眾多全國勞動模范和大國工匠。他們用實際行動唱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強音。為了紀念他們,更好地傳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05年沈陽市總工會先后在鐵西區勞動公園內建立了5座勞模雕塑、1處勞模墻、1個浮雕,創建了全國第一處“勞模園”景觀。
在新時代征程中,為全面貫徹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2020年鐵西區委、區政府決定與沈陽市總工會共同改造提升“沈陽市勞模園”,規劃設計了文前提到的亮點景觀。
在園區入口處設置了勞模群雕墻,以“新時代新征程為主題”,主體外形為開啟“新征程之艦”,整體呈乘風破浪之勢,寓意著產業工人勇立潮頭,搏浪前行,揚帆再啟航;在勞模大道兩側設置一些歷史元素和動態“工匠”雕像及鐵西區裝備制造業企業標志性設備和地標;在勞模文化長廊設置了13個板塊,記錄了建國以來勞模奮進歷程和事跡;在職工驛站設置了職工書屋、職工教室、紅色教育基地、母愛小屋等;在勞模大道盡頭建設了工匠山,讓人們感受勞模、工匠的崇高和勞動的偉大;在園區中央建設了“五一廣場”,廣場舞臺上雕塑了由百面紅旗拼成的巨幅紅旗,紅旗上刻有我和我的祖國歌曲。
人們在觀賞中穿越時空,傳承勞模文化,感受與祖國的情懷,讓“勞模園”成為今天新時代職工群眾的精神家園。
鐵西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新時代東北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工人階級的創造和勞動,傳承和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恒的旋律!皠趧庸珗@”具有悠久的工人文化歷史和“五一勞動”精神,為沈陽工人勞動精神塑造了誠實、奉獻的豐碑。改造建設勞模園,對新時代如何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激活和煥發老工業基地“青春”,具有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