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运动员首次亮相冬残奥会
3月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滑降(站姿组)比赛中,来自大连庄河的孙鸿胜为此次出征冬残奥会的大连运动员打了个头阵,以1分28秒的成绩顺利完赛,虽然无缘奖牌,但赛后孙鸿胜表示,能滑下来感觉挺好,已经滑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没有遗憾。 从事高山滑雪运动的他竟然恐高
在当天的高山滑雪男子滑降(站姿组)比赛中,作为唯一没有双臂的选手,孙鸿胜完全凭借自身的平衡,顺利通过了难度比较高的弯道,十分沉稳地完成了比赛,展现了在高速滑行下的较好的控制力。
据了解,在高山滑雪比赛的众多小项中,孙鸿胜所参加的滑降属于速度项目,具有转弯半径和坡度大的特点,运动员最高速度可达到130公里/小时。该项目观赏性强,危险系数也很大,这也意味着自幼便失去双臂的孙鸿胜要为此付出更多的汗水。
2016年,有着良好体育基础的孙鸿胜被国家残疾人滑雪队选中,成为一名滑雪运动员。刚开始接触高山滑雪项目时,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恐高问题,比赛场地最大落差能达到800米以上,站在起点,孙鸿胜就会出现心慌、腿抖的症状,有时他不得不通过大声喊叫释放恐惧。“或许我就是想挑战自己吧。”孙鸿胜说,虽然要克服恐惧,但他也享受着从白雪皑皑的高山飞速滑下的快感,于是将高山滑雪项目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 期待好成绩更想证明自己有进步
回顾一路走来的艰辛岁月,孙鸿胜说,从2016年开始,他就在为这次比赛做准备,经历了层层筛选,努力积累积分以获取比赛资格。
据了解,1994年出生的孙鸿胜是庄河市青堆镇人,6岁时,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2008年,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孙鸿胜走上了体育之路,成为滑雪运动员前曾练过游泳。真正从事体育事业后,他更是觉得体育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磨炼意志,是自我超越的过程。“作为运动员,谁都想站上领奖台,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证明自己,能从这个赛道上滑下来,比以前滑得更好。”
孙鸿胜说,他会把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规划自己未来的体育生涯,还要全力以赴参加各种比赛,展现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祖国和家乡争光。接下来,孙鸿胜还将参加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比赛,祝愿他取得好成绩。王新蕙 战成仁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黄凤桐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孙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