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鄰”理念 于洪區打出醫養結合“組合拳”
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家庭醫生與居民簽約、設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黨員示范崗、建立醫養結合紅色基地、成立家庭醫生進社區(村)黨員先鋒隊,針對重點人群上門簽約……

中新網遼寧新聞3月7日電(記者趙桂華)
“我最近頭疼、有點暈,是不是高血壓呀?”
“大姨,您別著急,在家別動哈,我馬上去給您檢查一下!
這段親切暖人的話語發生在沈陽市于洪區城東湖社區一位居民和簽約家庭醫生之間。
“我們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家庭醫生能夠上門服務體檢,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你們家庭醫生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今后我們要好好的活著!
正上門為特殊群體進行免費體檢的沈陽市于洪區馬三家中心衛生院家庭簽約服務醫生,聽到臥病在床的村民老兩口發自肺腑的話語,心間不禁涌起陣陣暖流。

3月7日,中國新聞社記者由沈陽市獲悉,正在全力打造“東北城鄉協調發展先行區、沈陽振興發展西部增長極”的沈陽市于洪區,把推進“兩鄰”工作與“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結合起來,以力爭上游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將“健康來敲門”“健康進社區”等便民惠民措施落到實處,并于日前舉行了“踐行‘兩鄰’理念 推進醫養結合”簽約儀式,打出了一系列亮眼“組合拳”,打通了公共衛生服務百姓最后一米,越來越多的于洪百姓有了家庭醫生“新鄰居”。
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養老,吃穿住行都不用操心,擔憂的就是健康問題。
對此,于洪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加大醫養陣地融合,按照就近、便捷、有效,共建、共享、共融的原則,有計劃的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范點,發揮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在陣地、設施、資源利用等方面的最大化效益。
當日,沙嶺衛生院與沙嶺中心敬老院、造化衛生院與于洪區中心敬老院進行了簽約。按照該區實施方案要求,簽約醫療衛生機構可定期或不定期安排醫療衛生人員上門,也可根據需求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置分院或門診部,安排醫療衛生人員常駐養老服務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疾病診療服務、醫療康復服務、醫療護理服務、中醫藥服務、家庭病床服務、急診急救綠色通道服務、雙向轉診服務、藥事管理指導、專業培訓、傳染病防控與院內感染風險控制指導、遠程醫療服務等。
“這就等于在我們這里養老的老年人從此有了自己的保健醫生,延年益壽更有了希望,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币晃火B老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于洪區政府相關領導表示,深入踐行“兩鄰”理念,推進醫養結合項目,重點是在工作實踐中出實招、見實效。于洪區衛健局、民政局在對醫療衛生機構及敬老院等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常規指導的基礎上,還要不定期對其進行檢查抽查,及時發現、整改為老人提供醫療、養護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服務質量,確保醫養結合工作落實到位,使老年人健康服務得到保障。
當日簽約儀式上,還有家庭醫生代表與居民代表進行了簽約。設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黨員示范崗、建立醫養結合紅色基地、成立家庭醫生進社區(村)黨員先鋒隊,針對重點人群上門簽約,開出健康生活新“配方”,百姓可隨時隨地與家庭醫生溝通。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區共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146個;醫養結合紅色基地6個,家庭醫生568人;受益群眾5589人;健康進社區社區數量106個;家庭醫生“新鄰居”來串門1367戶;重點服務人員上門服務3956人;開出健康生活“配方”1500個;印制簽約服務手冊2萬本;開設家庭醫生微信服務群298個。
此次于洪區衛健局與區民政局締結友好單位合作協議,共同簽下服務承諾,標志著衛健和民政兩部門緊密配合,建立起更加協調、更加順暢、更加密切的新型合作關系,為更好地保障居民健康輸入了十分寶貴的“醫療血液”,必將有力地促進“兩鄰”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快于洪振興、百姓安康的步伐,為于洪區深入踐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理念、健康進社區工作實現新突破、取得大發展。(完)